冬眠豆瓣
导演:
努里·比格·锡兰
演员:
哈鲁克·比尔根纳尔,梅丽莎·索岑,迪米·阿克贝,艾贝尔克·佩克詹,塞尔哈特·穆斯塔法·柯力奇,内扎特·伊什莱尔,塔梅尔·莱文特,纳迪尔·萨里巴恰克,埃米尔汗·多鲁克图坦

观看量:48105

【冬眠】陪着我一直到世界的尽头,好吗?

“Nihal,我没离开,我没能离开,我现在又老又疯,甚至变成了另一个人。不管你怎么想吧,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新的自我,不让我离开,并不是因为你才留下。伊斯坦布尔也没有什么我熟悉的东西,一切都很陌生,在别处也是。我谁都没有,只有你,每一分每一秒,我都想念你。我永远都说不出口,因为我太过骄傲,让我与你分离太过可怕,也不可能发生,但我知道你不再爱我,我知道我们回不到过去,我也并不后悔。将我当做仆从吧,亦或是俘虏,让我们一起生活,随你的心意。原谅我。”电影的最后一段独白,Aydin站在院子里望着窗户里的Nihal,从他们的眼神可知,她全部都听到了,但无法做出任何回应。Aydin回到自己的小屋,开始写他的大部头。雪仿佛把整个安纳托利亚(又名小亚细亚)掩盖,像藏在被子下,进入了漫长的冬眠。
Aydin打猎时,遇见了一只野兔,他穿上袜子毫不犹豫地开了枪,去查看猎物,看到那只野兔横躺在雪上,皮毛下可清晰看见伤口和喘息的动作,这多么残忍。人与动物还是无法相互理解,但Aydin和野兔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困在茫茫大雪中,同样渺小,挣扎

导演是个生活家,也是个锐利的观察者。其实电影的所有情节,此时此刻就在你我身边发生着。
场景选择在另一个星球上,这与主角的思想觉悟很搭配。我非常喜欢。
三个小时,使用来安静的时间,思考的时间。不多不少,深刻并且平实。
为何叫冬眠,原因很简单,人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孤独的襁褓里。
  
我的生活就是主角的缩影。不论世事,与朋友和圈子不相来往,怀疑一切,并始终一人的孤独感你们可能没有体会到。
对于虚无主义者,这部电影还是有看头的。片中很多因为主观和无聊和自我认同感所爆发出来的对话,如姐弟的撕逼战,我很想把女人的嘴撕烂。
我不爱讨论深刻的东西,因为说的都太主观,更是因为太无聊。唯有真理否则一切皆为虚无。
电影一直在提责任与道德,请和我一样的人屏蔽掉这两个词。

「美景美在其憂傷」,就我看過有關土耳其的一切,總會讓我回到這句話;Winter sleep《冬日甦醒》沒有例外。同場去看,做攝影的友人說單單預告片他就看了十次。然而,那令人眩目的土耳其中部冷酷異境,也就幾乎一鏡不漏的全剪進預告去了。一改導演舍蘭的惜字如金,全片三小時又十五分鐘裡大概有三整個小時都是人在內景的冗長對話。所以,這部應屆金棕櫚,又是那些悶藝片乎?
我想說的是,即使我們作為觀眾所帶同的誠實與自省,並不如一直都在出賣自己的舍蘭般老實,也實在沒法,在戲裡一段一段從生活瑣碎而起的爭辯中,避過那一支一支,無孔不入又重如鐵鎚的道德冷箭。
《冬日甦醒》之妙,是舍蘭(和一同編劇的妻子)創造了一個無可質疑的時間人物地點,讓本該會拒人千里的知識份子式辯論,得以在澎湃的演繹和完美的調度下,直擊你的心房---
看著那些老羞成怒的醜陋嘴臉,以道德和大義去修辭的種種惡毒之言,我們都是這樣,毀滅了愛。

相较2002年的《远方》,故事背景从伊斯坦布尔转移到卡帕多奇亚,撇去城市的浮华,人和人的关系、个人的孤独,也像卡帕多奇亚的怪石一样毫无遮挡地暴露。电影中的孤独比《远方》中的更现实,更尖锐,几乎隔着屏幕扒光了观众的虚伪。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的,几乎不可能渗透个人经历的壁垒,注入他人的思想。没有谁能真正理解另一个人,所以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但情感上的孤独感,并不是“不理解”本身引起的,而是偏见与不尊重带来的。尼可与艾登,尼可与尼哈尔的谈话上演了人和人之间最狭隘的冲突

“我的国王虽小,但我还是王。”
极少有这样的影片,能让我一遍遍反复回看它的台词。
是的,吸引我的,是这些台词。
是角色里他们的对话,在那样的场景中,人物表情、环境布置、背景音乐等,让每一句台词,彰显出极大的张力,字字入心,引人深深的思考。
最喜欢的两场戏,一是晚上男主和姐姐的争论,二是男主和年轻妻子的争论。
电影呈现的焦点其实反映出价值观的不同。姐姐这样评价其弟媳Nihal“这人趾高气扬还装得圣洁,想要某种救赎别人的仪式来养活自己。圣洁,不是向恶狗扔骨头

【冬眠】陪着我一直到世界的尽头,好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18249.html

线路F1

影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