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人评价
导演:
汤米·李·琼斯
演员:
汤米·李·琼斯,希拉里·斯万克,格蕾丝·古默,米兰达·奥图,松佳·里奇特,大卫·丹席克,约翰·利思戈,蒂姆·布雷克·尼尔森,詹姆斯·斯派德

观看量:90410

“送乡人”是一种解脱亦或者是一场蜕变

法国风格的电影,后来一看果然是吕克贝松监制的。演员一流,表演都很到位,拍摄风格也不错,画面很美,与影片的气氛非常吻合,荒凉、空旷、天高云低、孤独寂寥凋零不堪的穷苦的人的屋子,那么广阔,却反而充斥着苦难的压抑,人,如蝼蚁般蝇营狗苟,神,却总是这么冷漠地从不伸出援手,就连自己救自己,也如此悲苦绝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电影的故事,很极端,但据说在美国的垦荒年代,这样的事并不夸张,想想也是,在中国贫穷的山区和农村,这样的事,也许直到现在还在发生着。这部电影,我的理解,实际是反映女性压抑生存状态,以及对宗教的救赎提出质疑的电影。三个女疯子,分别代表着女性在生命中最深重的苦难的来源:生活、丈夫、孩子。女性出于大自然的安排,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社会上,再上升到宗教上,都必须以付出为己任,但蹂躏女性的,除了和男人一样面对的严酷环境,还有男性、男性的社会,宗教的救赎就像肥皂泡一样容易破灭,甚至女人自己也那么狠厉地压迫着自己。血汗与感情终于有一天会被地狱一般的生活抽干吸尽,而女性的内心

偶尔写写影评,让我看了以后有解不开的心结的,为数不多
可能是我真没怎么用心在看这电影
或许是因为希拉里的出现,老让我将她和汤米vs她和伊斯特伍德去了。
汤米是想效仿老伊用这种女汉+老汉的背推式冲击奖项吗?看来并不是很成功,人物刻画上确实薄了一点,没有冲击感和代入感。
希拉里自杀我是能理解的,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大龄未嫁女青年,特别是电影里明显刻画出的就是一个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甲壳类女人,最后的希望和底线突破后,自杀是必然的选择。
作为汤米的转变就有点唐突了,如果希拉里的死对他进行了强烈的冲击,有负罪感,那一开始就不会走。如果走了,三个女人跟上来,即使河里救出来他也有大把的机会走掉。心理转变刻画的不明显。
其实我真正想知道的有两个问题
1。疯掉的人到底有几个?车上那三个?玛丽最后疯没?乔治在玛丽死后疯没?
2。酒店的人该不该死?酒店有几个服务员?烧的时候来投资的客人到了没?我看食物没动,猜想是没到。你们怎么认为?
3。玛丽是怎么跑到西部去的?我的猜想是路上她告诉过乔治

我喜欢看美国西部片。粗砾的荒漠,漫天的彤云,稀拉的老树,衣衫褴褛又英气外露的牛仔。如果荒野相遇,一言不合,拔枪就射,生死只在一线间。广袤的地平线,模糊的独行客,快意恩仇,伴着暴富暴贫暴亡,美国19世纪西部拓荒者给我打下了标签式的观影印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汤米.李.琼斯这些并不强壮武艺也不高强的“老牛仔”,凭着沧桑隐忍而又不畏豪强的硬汉形象,使我很着迷。
直到最近看了老汤米的《送乡人》,才把原来的印象几乎全部颠覆了。拓荒者不都是英雄好汉,天天东游西荡行侠仗义

这是近来屈指可数的优秀西部片,完全超越《大地惊雷》。片中没有马群、没有火车、没有枪战、没有酒馆、没有淘金、没有亮着闪亮徽章的警长,却完全的还原了西部真实的样子。而本片以女性主义切入西部片更是西部片历史上少有的主题。
过往的西部片也有很多女性形象,但这些女性形象其实都并非是女性,1种保留女性特征的角色,即邦德女郎形象,1种则完全放弃女性形象,就像《大地惊雷》里的小女孩,她像男人一样思考,为了在男权社会中跻身而模糊掉自己的性别。
本片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一个很普通的矛盾:buddy小姐嫁不出去,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她作为一个拥有高贵出身和优秀气质的纽约女性,拥有独立的资本和能力,却无法嫁出去。这个矛盾是本片的主要悲剧。而这个悲剧又包含了三个疯女人的悲剧。
1、因为穷困而杀死亲生孩子的女人
2、因为疾病而不断丧子的年轻妻子
3、因为生不出男孩而不断被强奸、虐待和自贱的女人
这三个类型的女性在当时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都可以找到。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即便在21世纪

“送乡人”是一种解脱亦或者是一场蜕变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56487.html

线路F1

影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