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的集中营
导演:
姜文
演员:
姜文,香川照之,袁丁,姜宏波,丛志军,李丛喜,泽田谦也,李海滨,蔡卫东

观看量:86461

《鬼子来了》——从反面看清与日本鬼子势不两立的必要性

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鬼子来了》为何被禁?
究其原因,当然是历史立场问题。
“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据说这是当年电影局对《鬼子来了》的回复。
艺术能不能真实反映当下时代的问题,已经不需要过多讨论,历史无数次证明过,被禁的作品迟早重见天日。
看完《鬼子来了》后,有几点感触极深!
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鬼子来了》里的百姓和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无二

我们太习惯给事物做轻易的定位判断,好与坏、善与恶,让人看起来应当是一目了然的,似乎再复杂的事物经过价值定位后就变得可以把握一样,因为我们感到据以行事的理由变得充分了,我们行事时自然也感到踏实了。社会的价值系统鼓励我们、社会的威权体系也迫使我们这样去厘定行为的分寸,似乎这样社会才会安全有序起来。抗日的一定是好人,日本鬼子一定十恶不赦,被禁止的一定不好,主旋律的肯定没错。然而,当我看完了《鬼子来了》以后,心里打怔了半天:若要用以往我国抗战电影的善恶观念来给这部电影把脉,肯定找不着北。这里没有善恶分明的脸谱化人物,没有概念化注脚下的宏观叙事,也没有对民族主义的一味高歌和对人道主义的截然认同。它有的只是通过非常情境下小人物生存状态的展示,以不同于以往战争的表现视角,敏感地触及到了对国民性的反思,甚至,这里的战争题材只是一个触媒,“鬼子来了”也是一个诱因,它挑战的恰是我们对历史记忆的态度或者是我们当前文化认知的问题。
比起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据说这部影片是导演姜文更深入的自传

这初看是一出荒诞的黑色幽默戏剧~细细品味之后发现了其中的深刻的真实~
中国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有无数经典,但无非阐述的是两个字:英雄!
在《鬼子来了》里面,我们看不到英雄和正义!看到的是生存~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战争中最迫切的不是正义打倒邪恶,不是大无畏精神,而是如何保命如何活下来!
《鬼子来了》讲述的就是这一个最直白的话题,生存!蝼蚁尚且偷生~无论村民干什么荒唐的事情,他们无非就是想活!活对于任何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本能!当他们的生命处在最危险的时候,这种本能就成为了最高的利益和最终目的!什么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全部闪一边了~甚至为了个人的生存利益可以残忍剥夺他人的利益~这不符合我党的教育方针,但是铁铮铮的事实!
对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八年抗日战争,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呢?除了英雄,更多的只是凡人吧……
我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看出了姜文的颠覆精神,在《鬼子来了》里面看到了颠覆权威和思维定式后展现出来的另外一种露骨的真实!

即便与人为善,也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回馈。
恶魔就是恶魔。
恶意难以揣度,善意难以指望。
想想从小到大那些欺负过我的坏同学!
想想那些毫无道理来打压你的同事!
想想无缘无故对你大吼大叫的父亲!
想想恶毒的前男友!
记得以前有一次朋友在电梯里莫名其妙被醉汉揍了,回家之后他妈妈的第一反应反而是,你肯定做了*)(*……&**让人家不爽了,都告诉了你做人要啪啦啪啦啪啦。
为什么人们总要为他人的恶找理由呢。恶魔的恶没有理由。
之前看《三体2》时,觉得黑暗森林体系难以置信。而且和朋友争辩了很多次,都觉得不合理。因为觉得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都做不出这种事情。
现在突然觉得有道理,因为可能别人都比我更明白[不能指望他人的善意]这个道理。
捶胸顿足啊!!!

《鬼子来了》——从反面看清与日本鬼子势不两立的必要性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1508.html

线路F1
线路C2
线路D1
线路M1

影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