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MRI
导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演员:
马林·格里戈利,朱迪思·斯泰特,马克里娜·巴勒迪亚努,马克·爱德华·布伦耶西,Orsolya Moldován,Rácz Endre,József Bíró,Ovidiu Crisan,Zoltán Deák

观看量:18598

Zoltán Deák作品,观《核磁共振》有感(主要聊聊结尾)

听说这名导演很久了,第一次看蒙吉的电影,政治隐喻很强,欧盟政策的顽疾,罗马尼亚社会的虐根性(移民,种族,宗教,阶级,务工几方面交错),核磁共振只能在幽闭环境下找到症状,无法根治,村民怎么争吵不休,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10min,看得有点不太明白,导演的最后的隐喻,我只能看懂,男主拿着猎枪想要吓走熊,可最终熊根本不怕,甚至更多,预示着熊就是本地人,在这里繁衍几千年,男主反而是外来者,闯入林地,就如同男人在德国务工,他在德国也是被歧视,被排外的族群!但女主为什么要哭,有些莫名

[「你好,欢迎在我的B站频道,观看《核磁共振》的视频版影评」]
「文章约 4000字,关键词:梦二主题曲|全景敞视主义| 想象的共同体」
蒙吉导演在去年第60届纽约电影节上说,
“每个导演都会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下一部电影自己要说什么。
在众多的电影项目中他选择了《核磁共振》,
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源自真实事件,
更是因为这个故事对于当下非常重要,
并且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们先来看影片的前三个场景。(村庄、屠宰厂、车间)
电影的开篇通过主角儿子的视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feng电影]:
以《四月三周两天》勇夺金棕榈、《毕业会考》又捧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克里斯蒂安·蒙吉,早已成为罗马尼亚影坛公认的大师,疏离式的审美、冷漠的叙述方式和对社会悲悯的观察,为其作为带来丰厚的人文气息。此番携新片《R.M.N.》再度入围主竞赛,甫一公布入围名单,这过于简洁的片名,一度令影迷摸不到头脑,而字母组合又难免与“罗马尼亚人”的英文拼写Romanian产生联想,因此令人更加好奇,这标题究竟有何具体含义?
实际上

8.1/10
1、父亲脑中的肿瘤隐喻着罗马尼亚地区的顽疾、有了别的东西进入到罗马尼亚、所以导致了身体的死亡。
2、相当精彩的浓缩: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双重父子关系)、劳工关系、围绕着马蒂亚斯层层展开。类似的故事、总会很容易产生一种导演啥都想要的糟糕的观感、蒙吉的处理则相当合理、一开始看起来很散、但是最终在文化中心那一场戏中得到了集中。
3、关于乌合之众:如何实现民主。
4、说不出话的小孩、他们才是未来 。但是未来在哪里呢?
5、小男孩看到谁在上吊、那个人为什么要上吊

Zoltán Deák作品,观《核磁共振》有感(主要聊聊结尾)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32270.html

线路F1

影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