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电影
导演:
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演员:
蕾切尔·薇兹,麦克思·明格拉,奥斯卡·伊萨克,阿什拉弗·格尼姆,鲁珀特·伊文斯

观看量:2727

“城市广场”文明城市的迷茫

切以为如谜一样的眼睛中从球场上空俯拍已经是长镜头的极致,不曾想在agora中,镜头竟从无际的星空像google地图一样,长途奔袭,拉近的故事发生的场所,浩淼星空,蝼蚁般易逝的人类,哀号,哭泣响彻寰宇,不仅为那个狂热,丧失理智,信仰压迫着真理的中世纪时代而扼腕叹息,唏嘘感慨。
故事发生在4世纪,是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前奏,是罗马帝国挽歌唱响的时间,是基督教在广大被奴役的奴隶中普及的关键节点。
多神教的智者希帕提娅古希腊罗马最后一位集大成的智者,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引一言简意赅的评论是,这是一个女人的史诗,两个男人的悲剧,一群疯子的传奇。
希帕提娅奉真理为毕生的追求与信仰;奥利斯蒂斯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客,为了政治前途而不断地妥协屈服;达乌斯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奴隶的身份拉开了与女主人的距离,内心的爱慕,身份的卑微,对信仰的基督教的怀疑,身心俱疲,纠结而不敢去爱,用暴力掩饰着内心的郁闷,用血腥克制着自己的情感。
一部最不像史诗片的爱情片,一部最不像爱情片的史诗片!


看Luc之前的评论,我其实是把这个片子当作好莱坞黄金时代“罗马大片”东山再起来期待的,结果相当出乎意料。
  
  尽管都有满银幕的宽袍大袖和大理石建筑,可当年的好莱坞,决不可能拍出这种电影。
  
  新意之一,是女性的视角。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世上有什么铭刻在女性DNA里的“女性视角”,虽然很多女性主义很爱讲这个,我只是说这片子是从一个女性的眼光来反映时代的。希帕提亚根本不在乎肉身的性别,她把沾满经血的碎布丢在Orestes面前,用肉身的丑陋击碎了少年的痴心妄想。她认为只有精神的追求才是导向完美的唯一途径,这就是古希腊理性精神一脉流传的魅力。
  
  我说的女性视角的新意,是指用女性角色来担纲一部史诗大片。这在当年的好莱坞大片里,是极少出现的(除了《埃及艳后》和《圣女贞德》等有限的几部)。男人古铜般的肤色和晶莹的汗水,照罗兰·巴特的话来说,是罗马神话永恒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广场》讲述的,却不是男性彰显荷尔蒙的history,而是一个女性追求和谐与完美的herstory。

新意之二


“你对你的信仰深信不疑,但我不能,我必须怀疑。”--《城市广场》台词

西帕提娅和布鲁诺的不同,她还是个女人。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看后让人感觉到心灵的震撼。感谢推荐给我的老师,没有错过一部佳作。
此前,一点都没有听到过这部叫《城市广场》的片子,电影开始的时候是埃及亚历山大城,时间该是公元4世纪左右,电影用特效复原出的亚历山大城的面貌让我这个埃及生活过的人感觉到亲切,我去过现代亚历山大图书馆,想象历史上会是什么样子,智者们如何在其中探讨学术。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图书馆的景象,电影中呈现的是供奉夜神塞拉皮斯的图书馆,属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子图书馆,西拉皮娅就在这里讲学,她的学生有多神教徒也有基督徒。

那时的亚历山大城多神教徒和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并存。城市广场这一希腊--罗马时代典型的公共场所成了宗教信仰的辩论场所,但是我想,不同信仰之间是不该做言辞上的这种辩论的,信和不信之间是不该强行改变的,狂热的宗教情绪膨胀,辩论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只好用刀剑与凶残的暴力了。

以神的名义,是否就可以拥有无限的正义性?多神教徒和一神教徒对此都深信不疑。
重要的是,前者们将本阶级外的民众轻视,而后者们则蛊惑了大多数的底层人民。
而在上位者看来,这两者其实并无区别,只是不同的工具而已。主教死后迫不及待摘走戒指和帽子的那一幕,权力者们是何其的丑陋。信仰只是他们手里的刀,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挥向任何人。
而人民在这里是愚昧的,或者说他们是“无辜的愚昧”。谁给我面包谁就是救世主。这又有什么不对呢。
达乌斯游走于两种价值观之间,他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摘掉了奴隶项圈,他反而更加迷失了。项圈和剑,到底选择哪一种呢?他选择了上帝,可他大概一分钟也没有过真正的“信仰”吧,所以他总是在动摇,在摇摆不定。而这正是他的悲哀。
奥利斯蒂斯也选择了信仰,他所需要的“信仰”,用来对抗西瑞尔。但是其实他所信仰的只是自己的权力而已,他的信仰没有任何的力量。
而希帕提娅没有选择信仰。她选择了“怀疑”。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她的“信仰”才是最坚定的。

“城市广场”文明城市的迷茫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60285.html

线路F1

影视推荐

更多
2018中国大陆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