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成豆瓣
导演:
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演员:
基努·里维斯,大卫·芬奇,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索德伯格,丹尼·博伊尔,克里斯托弗·诺兰,拉娜·沃卓斯基,拉斯·冯·提尔

更新:2024-04-24 18:59

首映:2012-02(柏林电影节) / 2012-08-19(美国)

年代:2012

时长:99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8.3

观看数:28916

来源网:丝路免费电影

阴阳相成:饱满的纪录片片 未曾谋面,可我们永远怀念赛璐璐

那么谁是真正的高富帅,这回一眼就看出来了吧!胶片IMAX的无敌效果谁会不知道?但不是人人都玩得起呀诺兰同学。。认为诺兰是抵制科技进步的老古董的人,你们都图森破了,这货只是挑剔3D技术还很垃圾,又不差钱,你追求只在伦敦封路10分钟就能拍一堆素材,人家干脆搭一个伦敦慢慢拍,而且用最牛×的摄像,最牛×的演员,最牛×的灯光,最牛×的等等,这种情形下,用数字拍才叫浪费好吗?
不开玩笑了说正经的,,其实对于顶级导演来说,选胶片还是选数字,钱绝对不是根本原因,而且个人感觉画面效果也不会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在于拍摄的过程,哪种更对你的口味更能让你兴奋。影片告诉我们,这两种方式差异很大,而且各名导的个性、兴趣点、对待拍电影这件事的方式,也迥然不同。
有各种打动人的方式,各种可能性,这才是电影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所以,请诺兰继续追求完美用胶片IMAX拍下去吧,请卡神PJ卢卡斯继续geek改变世界吧,千万不要被对方说服。
观众又不用站队,观众只需要收福利╮(╯_╰)╭

片子立意明确扎实 --- 一部又geeky又techinal的纪录片 按制片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绝对对的起荷包 短短一百分钟相当于电影学院一年的课程了 咳咳 (但却是不是浮夸,本片涵盖了20几年的电影技术发展史,并且用这个产业最有价值最具代表力的声音)
首先有意思的是电影名字本身,在电影和制片人Justin 后来的谈话中出现多次,但意义又大不相同。
首先整部电影的起源在影片最后调色室里(DI),一边放着胶片,一边放着数码 side by side,所以产生了拍一部关于两者之间对比调查的想法。
稍微往下挖一层,就是目前的电影时代正处于胶片与数码的过渡期,两者共存side by side, 有的电影两种拍摄技术都会用到,有的只用于后期剪切,引起名导们各种褒贬。(话说其实片中只有诺兰和诺兰的cinmotographer 在誓死做最后一个拍胶卷的人吧。。。喂喂)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3D拍摄技术,是采用两个相机side by side, 就如人眼认识世界一样拍摄,录下两个有相对距离的世界产生3D效果。
下面讲讲好玩的事情:
采访这么多大导演很困难吧?猜猜谁最难邀请到?还能有谁?诺兰呗!

人人都有纸和笔,但那张纸上又写下多少伟大的故事呢?现在同样的事情要发生在电影身上了。
——大卫·林奇
最近一直在等《疾速备战》的高清资源,正巧最近基努·里维斯的曝光率挺高,美媒还挂起来一阵尬吹基努的风潮(大概把他捧到了最受观众喜爱演员的程度,基努本人表示很懵逼)。
我翻了一些他早年间的作品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除了《黑客帝国》系列外,基努·里维斯对影视业还有一项卓著的贡献,就是下面要说的这一部纪录片——《阴阳相成》。
这部纪录片由基努·里维斯本人出任制片人和出镜记者

4.5 (呃,字数超了只能发长评?)
1. 假设人类文明是先发明出电脑,然后再发明出电影,那是不是就可以理所当然的觉得 digital 才是正确的储存介质呢?
2. 很有意思的是,digital 先被嘲笑对现实世界还原的不精准,然后分辨率,色彩还原etc上来了,还可以嘲笑它没有胶片那种物理性随机的质感(因为它过于精确,全是0和1),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界定对真实世界的还原呢?
3. 再假设,胶片和数字对真实世界的还原度一样(只是侧重点不同),那么电影呈现的“真实”是什么?

阴阳相成:饱满的纪录片片 未曾谋面,可我们永远怀念赛璐璐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61093.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