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春酒
导演:
莎莉·波特
演员:
基里安·墨菲,艾米莉·莫迪默,蒂莫西·斯波,派翠西娅·克拉克森,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切莉·琼斯,布鲁诺·冈茨

更新:2024-04-22 16:11

首映:2017-02-13(柏林电影节) / 2017-10-13(英国)

年代:2017

时长:71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7.3

观看数:89721

热播指数:197

来源网:丝路年度电影

酒会:很幽默也有智识

荣升卫生部部长的中年女人珍妮特,罹患癌症的大学教授比尔,灵修导师戈弗里德和现实主义妻子艾泊罗,在同性伴侣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玛莎和通过体外受精怀了三个孩子的基妮,神志不清的瘾君子汤姆,全程未露面的玛丽安。一场庆祝珍妮特升职的party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在狭窄的空间里彼此试探、挑衅、周旋直至秘密被捅破,这部获得了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的《Party》通过展现巨大的冲突揭示了人们生存的荒谬性……
01
主要情节
影片的开始,门被打开,短发女人(珍妮特)举起枪

6.5)最后埋的坑提升了一点乐趣,不过对整体效果不大。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浮出水面时带给人的刺激是一次性的,正常的人际关系在谎言的消散和情感的迸发后逐渐破碎带给人的冲击则是持久的。前几年波兰斯基的《杀戮》用更少的人、更简单的事件制造出了更出彩的成果,那部凸显了导演的大师功力,这部反映的剧作要求更高。电影甚至多数艺术形式总是代表着一种先锋性和左翼思想,比如当较为少见的性关系开始被接纳时,戳破它就成为创作者的兴趣所在了。对于观众来说

1
无论身处哪个阶层(如果我们承认有的话),所谓幸福时光,就是没什么烦心事,事事顺心。或者这样说,幸福时光里享受着愉快,痛苦时光享受着不堪。其实,人生就这么简单。不管你是什么阶级,也不管你身处何方,幸福与痛苦,只是阶段式的,不可能维持长久,就像一辆车上的两只轮子,并驾齐驱,滚滚向前。
所以,我不认为莎莉·波特的《酒会》(2017),就只是针对资产阶级的空洞和虚乏。其实,人性本身就有假模假式的因子。每个人也都有闲极无聊的时光。这部只有70分钟的黑白电影,拍摄仅仅化了两周

The Party
这部片子真的从头到尾贯彻了讽刺的主题,就连片名都是双关,甚至是多义的。一方面,party是聚会,或者中文译名“酒会”的意思;另一方面,party是指这个小团体的分裂;最后,party还是片中反复提到的那个女主代表的腐败的,走下坡路的政党,往深了说,更是对英国整个政治体制的讽刺。
黑白片
为什么是黑白片?我们能够明显看出本片有很强的舞台剧色彩:大量的对白,各种对现实的隐喻,有限的空间。而黑白的设定能够更加突出光影,放大演员的面部表情。运用一些打光的技巧,还能突出人物的两面性

<图片3>维珍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的《奥兰多》(Orlando),里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因为她对两性同样吹毛求疪,仿佛她不属于任何一个;而且,目前她也的确摇摆不定。她曾经是男人,现在却是女人;她知道每种性别的秘密,也和他们有同样缺点。她的心理状态是最为难、最纷乱的。”
就在看完莎莉.波特(Sally Potter)的新作《酒会》(The Party)之后,脑海里浮现了这一段话;也正因为自己的确观赏过《奥兰多》,对于出现在她电影里那雌雄莫辨,身理是女性、心理可能却比男性还要刚毅的特征,显得格外眼熟。
对于一名女性主义、或称女权主义者,想借由一部电影来表述自身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并不困难;难却难在要如何藏匿于广大观众的眼皮底下,说一个只有少部分人明白的事情。这方法作为一名作家、编剧或电影导演,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经验积累,与一身好功夫。
关于这一点,莎莉.波特(Sally Potter)的新作《酒会》(The Party)明显地作出了验证。用一场通俗的灾难性喜剧(有足够的英式幽默撑着),包裹着一场对社会机制的测试性讽刺

这部70分钟的电影在珍妮特开门举枪的时候戛然而止,张力恰到好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莎莉波特对美的追求, 就像她在探戈课中的雨中舞。也许在她心中,一切都是探戈,是激情与优雅、搏斗与妥协、披着现代文明的原始冲动。
本来不想写什么,只觉得电影近乎完美。但总有人恶言恶语,说这部电影怎能让“华语记者集体高潮”,忍不住回应几句。
电影篇幅不长,却涉及了现代文明的许多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女性主义、男权主义、女同、一夫一妻、友谊、爱情、生育的意义等等

酒会:很幽默也有智识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14739.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