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河
导演:
让·雷诺阿
演员:
托马斯·E·布林,Suprova Mukerjee,帕特里夏·沃尔特斯,诺拉·斯温伯恩

更新:2024-04-25 06:22

首映:1951-08-30(威尼斯电影节) / 1951-09-10(美国)

年代:1951

时长:99 分钟

语言:英语,孟加拉语

评分:7.6

观看数:80866

热播指数:330

来源网:丝路网

“大河”1951年度佳片,河畔的异乡人

本片的男人要么早夭,要么缺腿,要么对儿子的死很坦然。
排灯节里某个人提着的灯的光晕很不错,春天来临时撒红粉,很不错。
两个女孩各自拿着花,棕榈树中追逐约翰上尉……
约翰很像高中的某个同学,平目,长方形的眼睛,善意的含韵的笑,可以看出一条条刀刻似的笑意。
昨天新华影都看的,竟然没什么好评的。

印象最深的是美轮美奂的色彩,这是目前所有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色彩。内容上以老美视角讲述的印度大河流动生生不息的自然主义,运镜和自然大道意蕴是后来者雷伊的教科书雏形。
旁白实在太多,体量简直是按照纪录片定制的。
男孩被蛇咬展示结果,而雷伊会使用大量美丽暗示和铺垫。
我们应该高兴,孩子死去时仍旧是孩童,庆祝他们逃脱了。真正的世界是属于孩子的。他们爬树,在草丛嬉戏,他们和蚂蚁亲近,像小鸟一样自在。他们像小动物一样,他们并不在乎。他们知道何事重要,如老鼠出生,或者落叶掉进池塘。

看完了雷诺阿的[大河],又看了下影评,我没感觉到所谓的殖民主义色彩,可能我的观影侧重点不在这上,而且为什么有关于英印一类的电影就一定要两方激烈碰撞还预先给人设定“殖民者视角叙述”的立场呢

电影讲了少女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像电影基调一样舒缓。三个女的喜欢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男人,女的都是美丽青春而又富足,但最后都有各自的理由和想法没有跟男的在一起,放弃了

人们总是容易被奇观所吸引,电影更像是风俗片或民俗电影,但是对于印度的真实生活和种姓制度几乎没有涉及,只是一种浮于表面之上的蜻蜓点水。
于此相比影片似乎更热衷于表现重大节日的欢乐气氛,繁闹的集市,宗教祭祀···甚至不惜篇幅展现了长女所写的一个结婚故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声画电影这一伟大发明填充空虚大脑的非凡能力,不难想像当欧洲人看到婚礼上的一段印度歌舞时是怎样的啧啧称奇。对于‘大河’上的船夫,摄影所表现的也绝不是什么长期劳作下的苦役,而是沐浴在波光粼粼的水平上的优美线条。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和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观相抵触而回避了殖民地时期的敏感问题,唯一提及的只是一家麻厂,麻、厂、工人、运输,这一切似乎只是为了和‘大河’联系起来。
至于爱情故事根本不值一提,女人总是容易爱上她唯一常常见面的男子,尤其是青春期少女。最后她们齐刷刷的把信滑落在地上的时候,男人只是成了她们无聊生活里的点缀品,一个男人走了,一个男孩死了,而新出生的照例又是女婴。

通常关于这部电影的简介都会这样提:《大河》是雷诺阿第一部彩色长片,根据鲁茂•戈登的原作改编,讲述三个在印度生活的西方少女,因一个美国士兵的到来而引起的忧伤的一段青春成长经历。如果1951年的让•雷诺阿仅仅拍一个这样的故事,显然他也会对自己很不满。而看到豆瓣上的评论紧紧围绕这个青春忧伤进行感慨,甚至指责雷诺阿的自然主义倾向和粗糙,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不忧伤不感慨的文字。
电影以其中一个西方白人女孩哈里特(Harriet)旁白的方式,在她视角下讲述这个故事。由于这部电影的用意,我们必须从雷诺阿的拍摄方式入手(让那该死的所谓自然主义见鬼去吧)。
这部电影里,雷诺阿如既往地采用他的叙述方式,虽然镜头比以前用得多,但他克制地使用移动镜头,多数时候他以静止镜头的切换,通过近、中、远镜头的变化将动作框在画框中,而不是跟随动作,目的是把关注点放在事件与环境氛围中。他经常从主角背后拍摄,拉远画面,甚至让主角走着走着走出画框,于是我们注意到了背景,环境,比如哈里特父亲的黄麻工厂的工作场景,宽阔的大河

“大河”1951年度佳片,河畔的异乡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34241.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
2020中国大陆喜剧片
8.02023中国大陆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