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剧情解析
导演:
罗伯特·雷德福
演员:
詹姆斯·麦卡沃伊,罗宾·怀特,汤姆·威尔金森,埃文·蕾切尔·伍德,阿丽克西斯·布莱德尔,贾斯汀·朗,凯文·克莱恩,诺曼·瑞杜斯,托比·凯贝尔

更新:2024-05-03 10:51

首映:2011-06-16(中国香港) / 2011-04-15(美国)

年代:2011

时长:123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7.6

观看数:85152

来源网:丝路网

《共犯》自由,公義,還是國家?

说起《女同谋》这个片,就是为了南北战争时代的一美,碟是很早就买的,就是字幕太烂,看了开头就丢一边了,有一度想起来去当了宇宙组压得成品,也是当完就算,如果不是因为《林肯》,大概还会屯很久吧。
关于Mary Surratt,她是作为刺杀林肯的帮凶被美国政府判处绞刑的,影片中她的律师(也就是一美)本着法律的公义而为她进行辩护,虽然一开始他是厌恶这个工作的,但是随着审判的进行,他逐渐意识到被告的清白,但在这样的一个军事法庭,陪审团皆是北方军事代表的情况下,所有人的情绪都旨在将被告入罪

看这片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前阶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北海律师案,以及关于刑辩306条的争论。
影片讲的是美国历史上政权干涉司法的一段过去,之所以能公开上映,大抵上他们已经改善了这种状态,更多的大概是反思。有点忆苦思甜的味道吧。当然,各国国情不同,司法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我觉得以此来攻击或者完全否定某些还在探索的阶段或许存在政法委一统公检法的国家是不太厚道的。就做个榜样或方向吧,以此激励业界内的力量。进步总是需要时间的。
除了权力腐败,更深层次的,世人是否总把自己当成裁决者了?
近年来那么多引起社会巨大反应的案件,有些人死了,有些人被放了,当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控方指控、辩方辩护?是否会影响法官的秉持中立?是否会导致领导层如影片般为了消除社会影响而提前有了判决?
人总是有感情的,会愤怒,会悲伤,会欣慰。但是否这就是失去理性判断诉诸言语甚至物理暴力的理由?
法律不应是一种达成某张企图的工具,它更应该是一种人人心中自持的底线。
当公安机关抓住了某个嫌疑人时

你我都是共犯---激愤的大多数
林肯的一生无需赘言,为了追求自由和平等被全美国人纪念。林肯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甚至差点成了牧师,他短暂的一生都是在祷告中完成,面对强悍的南方敌人,面对一个悍妻,他都靠着祷告从上帝那里支取力量。
然而,林肯总统的在天之灵,没想到他的死,一群激愤的人把一个无辜的母亲推倒了共犯的位置,并处以绞刑。而这个母亲一直为了掩护真正的罪犯之一,她的儿子,一步步被推向死亡。母亲与儿子隐藏的爱的线索是一条救赎的线索。而法庭追查凶手是一条追杀和杀戮的线索,而辩护律师竭尽全力为母亲辩护是一条维护公义的线索。各色人物,在这几条线索交织下粉墨登场。
老戏骨德雷福作为一个演员转向导演后,拍的电影越来越好,这个片子真的很耐看,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很有节制地娓娓道来。在节奏和故事发展的把握上向导演和编剧致敬。
影片中对于一个伟大人物伟大领袖林肯的死,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激怒,恨不得马上就找到凶手并杀之后快。但是,人们处于一个悖论中,草率地弄个冤假错案以平民愤,给公众一个交代

猿不可杀猿,人可杀人
文/曹寇 2011-10-19

“杀人偿命”仅仅是“一命抵一命”的原始设想,事实是,命是无法a偿还的,血债用血是洗不干净的。也可以说,这不是对杀戮的制止,而是对杀戮的鼓励,因为它仅仅是报复而非有效的惩罚
比之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哥伦比亚、派拉蒙、米高梅等历史久远闻名全球的大电影公司,“美国电影公司”是一家新晋成立的电影公司。和其他电影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公司题材固定、指向明确,旨在拍摄更准确的还原美国昔日历史真面目的电影。
这和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的马丁•斯科塞斯并不相同,斯科塞斯的作品虽然也指向美国的真相和真实,但更多的是描述当下的人群生活。“美国电影公司”则专事美国史,尤其是那些已被棺材钉钉死的历史,那些摆放在书架上的精装史书在灯光或日光照耀下的阴影部分。也可以说,这是电影途径的考古方式,不仅仅是艺术,也是学术。
《共犯》(《The Conspirator》2011)就是这家公司的“处女作”。影片叙述美国国家史中最重要的那个章节——林肯被刺案

《共犯》自由,公義,還是國家?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56694.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