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戏电影豆瓣
导演:
郑大圣
演员:
李志兵,梁春柱,王春明,吕爱华,张慧娟,张亚豪,陈晨

更新:2024-04-25 03:35

首映:2017-06-16(上海电影博物馆)

年代:2017

时长:99分钟

语言:河北井陉话

评分:8.0

观看数:95249

来源网:丝路网

2017推荐,村戏,“村戏”

电影《村戏》,看完之后,还是想说,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如何立足?现实总是扭曲的,作为个人如此。但放在一个群体里,可能都会有各自的真真假假的诉求。这里没有好人,没有坏人,但有没有可以不做那些人的时候?
回到电影本身,主人公因为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偷地里花生的孩子,却被大队书记上报为典型在区里做报告领奖,为什么?为了领回救济粮救全村老小。然后主人公就疯了后来,十多年。直到自己儿子长大,因为疯子爹而找对象受影响。这是荒谬的两难境地。疯子男主也在改变,可是最后被抓去精神病院

《村戏》,好电影。
集体的犯罪是找不到行凶者的,如果集体愿意,那么也找不到受害人。
红色的政治,黑色的人心。流光溢彩的恐惧以及扁平化符号化的,黑白的个人。这部电影让人哭不出声,观后感正如走过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对于哭泣他们是困顿的,迷惑的,引以为耻的。因人都在笑,只有鬼才会哭。广泛的人性被荣誉,政治,群众利益替代,塑造出多数人必须接受的“精神正常”法规,以至于只有真正发疯后,才敢于流着泪擦掉,亲手为人画上的自欺欺人的鬼脸。
时代对无数迷茫的奎生的所有褒奖

《村戏》这部电影从反思意义上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但是从电影美学角度讲,还需更加成熟。诚然,电影的镜头语言是老道的、美的,韵味十足,甚至是辛辣的。四面八方而来的老百姓,纵横交错的运动,摄影的空中巧妙的调度,以及镜头中土屋、小巷、石头路,把属于那个地域的文化用镜头呈现出来。这个镜头就足以说明导演的功力。裸露出脊梁的大山、支支叉叉的柿子树、长长的幽暗的土券,充满了诗意。以及在穷山恶水中环抱的花生地,足以表达那土地的珍贵。导演以过去,回忆,现在交叉起来,分切地过于细碎

月初时候在大象点映看到了这部电影的首映集结,美其名曰17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也便抱着好奇的去支持一波。
周六面试完便匆匆赶到西湖边的奥斯卡影院,人不少,发起人居然在影院前摆起了取票的长龙,提前半小时也只拿到了7排偏右的位子。大家大多单独前来,少有成群结伴,作为打入众文青内部的普通青年,我对这群人也挺好奇的,不过简单看电影就好了。
电影剪辑还不错,但是如果不认真看可能会看不懂,主要分两条线,一条如今分地前的主线,一条穿插着的当年大饥荒时代的疯子发疯前的线。导演对色彩运用的也很有心意,将进行时的现在用黑白处理,给与历史的陈旧感, 却把叙述疯子发疯前的那一段用以彩色,好像世界是随着主人公的发疯而没有了色彩一般。更为难得是细节方面的处理,有很多小的细节会让有心人不甚欣喜,比如疯子对他女儿前后说的那两句话,村主任墙上的大跃进画报,我就不多说了,说出来反而没那么美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也让人眼前一亮,短短的两小时内通过寥寥的镜头和语言入木的刻画不同村民的性格特征,正直担当的老支书,真善美的小芬

这是一篇,是影评又不是真正影评的文章,是影评,因为跟《村戏》息息相关。为什么又说它不是真正的影评,作为电影《村戏》的场记,我是看着它“出生”的,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荧幕上的它,而我,更想讲一些,背后的故事。
6月16《村戏》在上海博物馆首映,我几乎通知了身边的所有朋友去看,身边的不少朋友看完之后,惊讶于它的长镜头,感叹它的视听语言,赞美它独特的立意……不少人把《村戏》定义为一个艺术片,这个艺术来源于民间、用民间艺术家的表现方式展现、最后通过荧幕又把艺术归还了回去。
让我给大家,讲讲《村戏》戏外的人和事,《村戏》能与大家见面,离不开这些民间的艺术家们。
<图片3>
(和郑大圣导演还有我两个同学的合影,左一是我,唉,这么胖也怕冷)
那是15年11月底的冬天,我来到了这里,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农村,听说那里是产煤地带,而且是住在村民家的火炕,我的心就凉了半截,我相信,组里的很多人来之前都会有这个想法,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从上海到石家庄,从石家庄到梁家村,路上堵了4个小时的车程$#

2017推荐,村戏,“村戏”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21196.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