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日常对话影评

日常对话

纪录片日常对话影评

免费观看全集
导演:
黄惠侦
演员:
黄惠侦

更新:2024-05-02 13:37

首映:2017-04-14(中国台湾) / 2016-11-05(金马影展) / 2017-02-16(柏林电影节)

年代:2016

时长:88分钟

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

评分:8.4

观看数:7548

来源网:丝路免费电影

日常对话:短评有字数限制

命运没有选择,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面对。不幸无法改变,至少我们可以逃离。
痛苦与难过都统统离去之后,走出生活漩涡的母女却无法相互面对,这样的陌生感,取代了之前所有的灾难,成为了无法融化的冰山。
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女主与母亲的关系,令我感到很熟悉。
女主角的从小受到了母亲的冷落,在别人的恶毒和刻薄的眼光下生存。她希望得到的,是母亲的一句——我爱你。
可贵的是,从小被性侵,跟着母亲颠沛流离的女主,并没有在心里埋藏过多的恨。她对于爱的渴望一直都存在

齐柏林曾以航拍的方式来俯瞰台湾岛屿的美丽与疮痍,吴乙峰将信件为依托用旁观的方式纪录大地震后灾区的悲痛与重生。从土地到历史、从环境到社会,台湾纪录片的大宗似乎多在用“大切口”落脚在“大命题”上。
当导演黄惠侦以一台手持摄影机,对着她的同志母亲,展开一场又一场对谈时,盘旋在高空的镜头终被拉回平等的视角。尽管切口很小,但透过这个家庭纪录片,个体生命经验所带来的反思,却牵引出让整个台湾社会关注的力量。
脱胎于纪录短片《我和我的T妈妈》的《日常对话

对于第一次当父母的父母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他们对我们附加的那些痛苦呢
纪录片中的女儿一直在给自己的母亲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她爱着女人,她遭受家暴,她的家人不理解她,她活的不自由,她不快乐……
她给她找了那么多理由来证明她可能没有那么爱自己
自己的妈妈不爱自己
即使她快要40岁了,她还是没办法释怀
母女两人面对面坐着
她终于对她说起了她可怕的童年阴影
母亲一直沉默,她应该知道的,她是知道的,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带孩子逃离了那个家
那她不爱她吗?
她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女儿呢

影片前半段,煮饭,吃饭,开门,关门,睡觉,面无表情的母亲,带小孩的导演……记录的都是些细碎又零散的生活片段。后来才知道,这段环境的交代为影片后半段做了重要铺垫。
两个时代的女人,同一屋檐下的两颗心,日复一日合租式的生活,庆幸被导演用镜头打破了沉默。
妈妈,传统的农村良家妇女。遵守着那个时代的规则,被安排,结婚,生子,被家暴,逃离,贫穷,谋生,无能无力……大半辈子的人生循环往复。面对不满的现状,无能为力去改变,干脆沉默,索性逃避。无处表达的情绪,越来越压抑的内心

时间跨度很长的纪录片,由片中主角之一的女儿担任导演,讲述了女儿和生为女同这个特殊身份之间的亲情故事。一生的牵绊和纠缠,放不下再慢慢去和解。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亲人,明明有着很深切的情感,但还是有些话语难以去说明。甚至在母亲月女包办婚姻的年代,离开丈夫逃命似地带着一双女儿出外讨生活,很多事情不和女儿讲,在外也是女朋友很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看了许多社会新闻以后你会对纪录片里的一切细节都有遐想,如果不带女儿出来,如果女儿长大后不是想着要和母亲继续相爱。你可以看到很努力的女儿

我以前觉得隔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原因是无法沟通,所以总希望可以把话挑明了,说开了,似乎这样做就不会产生隔阂。
现在再次意识到,“言辞绝非一条通往联结的畅通无阻的道路。你要不就是交流得不够,始终对他人有所隐藏,要不就得担起因把自己过多地暴露给他人而遭到拒绝的风险:大大小小的伤痛,乏味的执念,因羞愧和渴望而生的脓疮和白内障。
我曾经的决定是拒不开口,尽管有时我渴望抓住某个人的手臂,将所有情绪和盘托出,拉住一个奥汀,敞开一切,任人检视。”

日常对话:短评有字数限制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61191.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
7.52012中国大陆传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