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期《向往的生活》,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来做客
黄磊乐呵呵的坐旁边说自己和他爸的电影故事
算起来 两个人成年后并没有深交过(甚至没见过)
对比一下其他几期 黄磊对其他不出名的小明星直接说
我和你们不熟 不想和你们瞎扯 攀关系
抛开黄磊的性格和社会地位来说
对陈飞宇的热情满满就是社会阶层的最好注解
说回这部影片
影片内核讲的社会阶级的冲突和扭曲
有个镜头特别打动我
穷人家3口,趁着社长和妻子睡着,像蟑螂一样爬着出去(暗示你在社会上就是只蟑螂)
在大雨中跑回家
说说这部电影,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
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很假”,您的感觉没有错,这就是“假故事”,毫不现实,一点也不接地气,某种程度上跟导演之前的《雪国列车》差不多。
但正因如此,这么“假”的电影,竟然拍出了真实到可怕的感觉,这才是牛逼的地方。
金棕榈的自来水
作为一部拿下201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作品,《寄生虫》与去年枝裕和执导的《小偷家族》的经历类似,西方拿奖之后,都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除了日韩电影与我们有着相近的文化特征让电影的受众面更广以外
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竟然是《寄生虫》,今天醒来看到消息真是大惊喜,毕竟我也是奉俊昊老师的半个粉丝啊。
评论片子的剧情和思想性这些咱都是外行,所以还是只说说片子出现过的酒。
主角一家生活在半地下室,穷困潦倒,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片子里他们第一次喝的酒,非常便宜——就是韩国市面上最便宜的国产啤酒Filite。
喝过韩国啤酒的人一定对它们的难喝程度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的啤酒的原料主要是大米,这会带来过高的酸度和太淡的味道(啤酒应该用大麦酿,但是韩国不产大麦
近年,社会上貌似普遍都在聊阶层固化这个话题,何谓阶层固化?意为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流通变得困难,人们难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身命运,穷尽力气,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在所处位置左右徘徊,终究没能实现所梦想的生活。说白了,就是金字塔型的社会架构日益牢固,穷人越来越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变成富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个现状或趋势,在日本,年轻人群体中逐渐演变出一种低欲望社会的文化,人们对未来没有规划,也不再抱有梦想,做着无所谓的工作,维持着基本温饱,所有的热情全部投入到虚幻的文化之中
《寄生虫》(台译《寄生上流》)在台北影院看过很多天了,一直提不起什么劲头儿要来聊一下。
最近国内有了资源后,我的微博首页和目光所及之处,常看到一些电影号在惊呼,说它如何之好,因为觉得一定观点不同,每每跳过去不看。最近它好像越来越热,今天偶有闲暇就想着说几句。当然也只是一得之见。
《寄生虫》是一个非常韩国模式的类型片,是那种“以强戏剧性和诡异极端情节取胜的商业片”(我和一个朋友在微信里说的话)。
当人群之中出现差异,并且这样的差异已经导致部分人拥有凌驾其他人的地位、权力、特权时,这就称为社会阶层。社会借此而将各类人们分类成有高下之别的阶层或等级。#wikipedia
1.爬行式运动
影片的表现手法,从摄影运镜、到演员表演走位,非常统一的为主题服务。
顺便查了一下:蟑螂是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
2.石头
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
影片中,山水石是外露的向上欲望。
人都是有欲望的,生命消耗在哪,欲望跟到哪。
如基宇所说:不是我带着它,是它缠着我。
作为电影的重要道具
曹汝贞作品,谈谈《寄生虫》里的那些符号、隐喻、社会意义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