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瞅也是鱼
导演:
杨亚洲
演员:
倪萍,倪大红,潘虹

更新:2024-04-28 20:21

首映:2006-04-15

年代:2005

时长:

语言:中文

评分:7.2

观看数:6859

热播指数:92

来源网:丝路免费电影

《泥鳅也是鱼》倪大红主演,别拿道德说事

很奇怪很多人评论此片如何煽情,
唯一有煽情之嫌是电影最后-----女泥鳅带着孩子还钱,农民工兄弟在修葺宫殿的棚架上道别的那幕
看到那幕,发现自己有感情起伏,才觉得自己不那么冷漠.

喜欢杨亚洲的每一部片子。
说几点杂感。
1 镜头感非常好,开始就是一群民工,不停的忙忙碌碌,跑来跑去,一直在奔跑,就像一篇影评说的那样,凸现出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在我而言,感觉很像是渺小的人,被命运所追逐,身不由己的努力想挣出名堂来。特别是一开始大家懵懵懂懂的,头让干啥就干啥,一起齐齐的去抽血。一个小民工还一脸无知的问,咋检查身体还给咱钱。
唉,又可怜又无奈。

2 配乐混音也好,常常是嘎然而止,随后响起空灵冷冽的钢琴声,就转向下一个镜头。甚至那个踏方的镜头也是这样,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常。

3 其实最后看完了,细琢磨剧情,真的是好惨啊。但是你看了却不觉得,电影里的那些民工,虽然没有钱,虽然都生活在最底层,可是都高高兴兴的活着,并不压抑,经常自己穷乐和。这就是生活。人什么都可以习惯吧,然后苦中作乐,甚至都不觉苦。
4 很细腻,很多情节非常有深意,而且前后呼应,比如那个北京我平趟,男泥鳅吹牛,可其实怎么平趟呢,就是带着大伙坐公车不买票,真的遇到事了,比如别人欠钱不给,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前两天看了《泥鳅也是鱼》,没有觉得特别好,又因为过了好些天,所以指手画脚的冲动已经淡了。一个真实的的题材和现实,但是却是一个缺乏真实感的片子。所谓道德与崇高,在现实之上,在肚皮之上,难免显得虚空。虽然镜头,台词、场景设置都不乏意味深长,由此也见导演良苦用心。
我印象深的场景有一个:双胞胎女儿站在铁道边上的破烂房边。迎着夕阳和呼啸而至的火车,说:“北京欢迎你!”。口气间满是主人公的口吻,只是她们的母亲知道,这只是一个别人的城市。
我印象深的台词有两一个,一个是花姐说:“人命八尺,莫求一丈”;还有一个,是泥鳅与紫禁城的一场沉默交流,被翻译为:“庙啊,盖到了天上,咋还嫌个低;人啊,就在我身边,咋还想个你。”
并没有特别感动,在一些欠妥的场景处理上,我几乎要认为它是一部烂片。但是烂片也是片啊。对把眼光投注到这一领域和群体的工作者表示尊敬。因为,泥鳅也是鱼。这是真的。鱼和泥鳅都不该忘记这一点。

寒假很是无聊,没有了儿时的疯狂,只得藏在家里看看书,电视。电视也看烦了,到对面的影碟铺租了十个片子回来看。说起来也没劲,卖的大多数是些香港片子,我很无奈的问了句,‘有没有别的’,‘有,我们这里什么碟都有’,跟着在柜子下面掏出一些有几斤土的东西。无聊嘛,将就点咯。然后回家煲碟。全部片子大概看了片,没啥意思,就有点印象的就得说《泥鳅也是鱼》了:
  
   一、两条泥鳅
  
  
   在通向北京的混杂的火车里,两条泥鳅(名字都叫泥鳅的人)相遇了。一条是离了魂带着两个孩子的母泥鳅,一条是失去了爱人急着性子想“亲一个”公泥鳅。在偌大的北京城里,他们再次相遇,公泥鳅说,“这是缘分。”公泥鳅在里做工头(说是工头,其实跟一般的民工没什么两样,只是负责追工钱的事罢了),母泥鳅为了生计,只能先做民工。人山人海的民工,每天吃饭都得抢着吃,哪一个晚点肚子也得跟着受罪了。所以母泥鳅每天都得跑得飞快,还为了能挤到几个馒头给她的两个孩子吃。哪天忽然跑到孩子带着的木阁前,发现木阁不见了,吓了一跳

《泥鳅也是鱼》倪大红主演,别拿道德说事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34874.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
2020中国大陆真人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