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之旅电影歌曲
导演:
马克·罗珀
演员:
Marianne Farley,奎恩·罗德,Francis X. McCarthy

更新:2024-04-30 12:27

首映:2012-11-23(芬兰)

年代:2012

时长:86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7.2

观看数:49983

来源网:丝路电影榜

“梦魇之旅”北欧摇滚的音乐电影

梦魇之旅实在是太精彩了!十分佩服导演的表现手法,每个画面都处理的很精彩,细节的地方更是让人看得震撼,多种角度视觉的配合,加上主人公内心不同时间线的角色穿插,以及各种重要事件混乱而聚焦,更有气势磅礴的音乐,给人视觉甚至内心的震撼!把梦魇表现的淋漓尽致,仿佛你就身处这样的一个梦境中!
在梦境中,他不停的同心中的恶魔做斗争,他要找回心中美好的记忆,要记起他心爱的女儿。他心中的黑暗因童年而起,为了不伤害到女儿,他选择封闭,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女儿的爱,他把所有的爱都放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他终于放开了心结,也得到了女儿的原谅!
梦是破碎的凌乱的,导演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澎湃的音乐真好了再现了做噩梦者的内心情绪,切合故事点,连转折的地方都表现的何其细腻。看得我整个人心情激动,身上时不时泛起起鸡皮疙瘩!精彩!

10.7上海场归来把这片儿找出来又看了遍,决定写点东西。
首先这是一部粉丝向的作品,铁粉们可以把这当成一个加长版的MV,我个人也觉得电影是对同名专辑的补充,音乐里没表达清楚的,在电影里把故事讲完整。所以没听过同名专辑的非粉丝就不是很推荐这部电影,因为可能会看得不明所以。
骚托说过,自己给Nightwish写歌时很多时候都是先有一个概念或者一幅图景,然后才有歌曲和情节。Imaginaerum,顾名思义,最实质的精髓就是超越现实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孩子的游乐园,孩童时期的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构想出水晶球内的一整个世界,和水晶球里的女孩生活在那个终日积雪的小木屋里,和玩具士兵一起冲锋陷阵,打得敌人丢盔卸甲,简单的就像“从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以后就不用考虑更多事情一样。同时想象力也是孩子的梦魇,它是床下那个随时会爬出来啃掉我们脚趾的怪物,它也是潜伏在黑暗中窥视着你的幽灵,它是一切源于未知让你我不安的恐惧。所以当一个孩童长大成人,丧失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后,他摆脱了梦魇同时也失掉了乐园

本座无法从电影拍摄角度,更无法结合所谓的欧洲文化背景解构电影。[逼座日系出身,对欧洲一窍不通]而纯粹从一个路人角度出发畅所欲言些有的没的,从文化与摄影外说电影回归电影欣赏的本质:普罗大众应该怎样评价这部电影
时间紧凑,草稿也没打,婊述略混乱,但 本文中只重谈两点:
1 心理学层面的解构
2 自由联想式的荒诞艺术欣赏对平民的催眠。
梦是什么:就是现实中接受到的信息但不会很留意,之后就会在睡时的潜意识中再度伪诈身份后作怪。解梦需要心理学专业姿势!同时年少时的影响以利比多的形式融入人格中成为其一部分。时而也会骚扰下梦境,也将影响其一生。[主角就是受了其年少时父自杀影响]
[当他觉得自己是在重蹈父亲覆辙时,而疏远你]就是与其女儿之间问题的核心所在之一。解释这个还得回归到心理学层面上去。。。或许需要套用认知论的姿势解读~~还有个成功点是营造出了一种梦与现实的双线高同步率,并赋予现实一种怪异气氛。沉重阴暗荒诞的氛围交织以及情感的转折手法表现并非特别生硬,以此为前提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没有任何的了解就开始看了,刚开始以为是奇幻儿童电影,然后可怖的雪人复活了,就步入了恐怖片范围了。脏乱黑暗的梦境,将童年的阴影渲染得十分到位,因为我是有两三次捂住了眼睛,透着手指缝在看。
然后高潮来了,因为音乐来了,恐怖的小丑,疯狂的舞台,还有激昂的哥特式摇滚乐,让我这个小清新也不由得直呼过瘾。
黑暗与光明,遗忘与希望。一次又一次出现的黑雾袭来,那一声大过一声的撞击门的声音,砰!砰砰!砰砰砰!直击心脏!画面、音乐再配上男孩恐惧而又茫然的面孔,整个情境就似乎在你心里讲叙那段过往,整个释放了感官去听一段故事。
而后是一大片的芦苇,干净空旷明亮同时还有刚刚过去的恐怖气息依旧萦绕着,不由得拽着那颗小心脏小心翼翼的继续看下去,希望总是有的,梦想也还是有的,虽然结局壮美而凄怆,但终归是最好的结局。
看完就立马删了,平板內存有限,然後就爱上了,立马找所有的配乐来听~哎哟,各种激情澎拜,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了~ 哎呀~
音乐!音乐!画面!画面!画面! 剧情神马就直接忽略吧,几句话就概括了~
嗯嗯

“梦魇之旅”北欧摇滚的音乐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10451.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