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电影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马可

更新:2024-05-09 02:35

首映:2007-09-03

年代:2007

时长:80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英语,法语

评分:7.3

观看数:90962

来源网:丝路年度电影

好看!“无用”还是有用

想看这部片子还是因为前段时间北京的庄胜崇光开了“例外”的概念店,几个朋友去过之后都说还成,然后提到“无用”,想起这部电影,谈到设计和生意……直到看《无用》,是在几天前。
要说感动,这部片子触动我的只有两个镜头:一个是灯光下不知名的一群女工在赶制“例外”的成衣,风扇无力,酷暑难当,缝纫机前他们每个动作伴着beyond的《情人》在默默闪光;另一个是汾阳的男裁缝和她的妻子坐在炕上接受采访,引导性的问题问的他们手足无措,一会儿相视而笑一会儿低头不语。妻子穿着丈夫给她从县城买的粉色衬衣,镜头外有人问到丈夫为何放弃裁缝去煤矿干活儿(看,这就是个有预设答案的提问),丈夫摇摇头:“现在我在超市给她买一件衣服只要40块钱,而我替别人做一件西装的手工费都不止40,做不下去了。”我想这是个对于导演来说很满意的答案,因为它比马可在前半部分说的所有话都更令人深思。简单地讲,这就是所有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问题的关键,西方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渗透对东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瓦解和破坏,以致生活方式的变动和历史的断裂

影片最触动我的是山西裁缝说的现实,他做一件衣服手工费40块,而在超市里买到一件同样的衣服只要30块。做这样的手艺人活不下去,由此转行当了矿工。
不禁想追究,这之间的差价,省下来的工钱,去了哪里?
大规模的工业流水线生产,人如同机器一般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价值,最后的结果,除了产品本身没有了感情与面孔,千篇一面。其实从事单一活动的个人(服装厂的打工者)也逐渐失去了灵魂。个体失去了创造力而沦为机器,实则是一种人性的泯灭。
有一位网友评论说的好,在一个充分尊重人的完善的社会中,普通工人也应与上流阶层一样自信快乐地工作。
我想,这中间的差价,实则是被剥夺了的产品、及其制作者的感情与灵魂,甚至身体的代价,(长时间单一高强度的工作,让这些打工者的健康与灵魂都有了残缺),影片中,加工厂工人午餐时间,大家为了抄近路很自然地翻过或穿过那道铁栅栏,极不舒适的动作,而所有的人都习以为常地进行,这道铁栅栏,似乎也象征着绑在这些工人身上的一种桎梏

   《无用》
   实在是一部太多可以吐槽的片子......
   一开始以为老师介绍这部片是让我们了解马可这个人的理念,(估计她也是这么理解这部片子的),但我发现这部片子就像是贾导的高端黑,后来又去找了一下贾导的采访才感觉.....这部片子像是两个生活太好的人蛋疼无事搞了部这样的片子,宣传马可返璞自然,更注重情感这样的一种理念。但我觉得,他们就像是在自己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所谓的了解、表达他们的东西。也许将影片当做艺术品来看待会更加符合他们自身对于片子的看法。

  --------------老师要是看到上面那段绝逼会吐血的,于是我把它删了......下面的,因为是作业,凑字数啥的多多少少有一点-----------------------------------------------
  
  《无用》看完后,我静了一段时间,梳理着贾樟柯导演想通过那些杂乱镜头带给我们的东西。于是我们来说一说《无用》这部电影,或者说纪录片。
  
  马可说“手工的东西,传递的是一种情感”,这句话我是挺赞同的

我比真實時間慢一年,我很樂意。記得去年進電影院看《無用》時,半途裡我從椅背上彈起來,以一種觀看驚悚片的緊張和專注——恰於此時,身邊同伴嘆息:怎麼能這麼好看?我們同時發現了這部紀錄片的細緻及呼應的頻密程度完全不下於精密設計的劇情片。
之後一直找不到《無用》DVD,今年它竟然再於圓方的grand cinema放映。我樂意慢。我要說,去年看過《無用》之後,好幾天處於一種神奇狀態,怎麼說,一種柔和的狂喜,一種異常舒緩的激動。柔和紓緩可能來自「衣服」主題及「泥土」的底色;至於狂喜和激動——作為一名敏感於那些難以言說之物的賈粉絲,我很感動於《無用》重新出現一種沉穩淡泊的節奏——那是《任逍遙》的氣氛,基礎來自紀錄短片《公共場所》,後來在《東》裡面有點分崩離析,在《三峽好人》裡面也被某種對於空間的熱切狂迷所蓋過,因而亂了步調。《公共場所》裡有一個鏡頭是拍一名老人,鏡頭運動由下而上極其緩慢,殘破的衣服,古怪得至於滑稽的輪椅,大腿截肢,這時你震悚斂容,鏡頭繼續上移,精亮反光可稱壯健的胸膛,每一部分都那麼不協調

好看!“无用”还是有用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l114.cn/article/59836.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